【风险提示】老年人防诈骗风险提示

社会发展日新月异,各类新事物层出不穷,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一定程度上不如年轻人,又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单一,对真伪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,容易落入不法者的圈套。

一、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诈骗手段

(一)投资类诈骗

不法分子虚构理财或投资项目,以推介会、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包装,承诺高回报低风险,打着投资、加盟的名义引诱老年人投入资金,甚至用拉人头返点等方式引诱老年人加大投入或拉人投资,实则是拆东墙补西墙,在兑付前几期投资收益后便卷款潜逃。

(二)销售产品类诈骗

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注重健康养生的心理,以免费赠送米、面、鸡蛋等小礼品的方式引诱老年人参加所谓健康讲座、义诊等活动,在获取老年人信任后推销保健品、医疗器材等,上述商品往往夸大功效,价不符实。

(三)养老类诈骗

不法分子抓住当前养老热点、痛点,巧立名目,一是以提供上门照料、预定养老床位、投资养老项目等名义,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、预缴会费;二是实施“以房养老”骗局,诱骗老年人将房产抵押后向贷款公司借款理财,实际上在老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房产低价售出获利。

(四)冒充熟人类诈骗

不法分子获取受害者及其熟人信息,冒充熟人向受害者实施诈骗行为,更有甚者利用AI技术模拟受害者熟人的面部或声音,通过社交软件或电话获取受害者信任,编制各种理由要求转账,获得钱款后即消失。

二、老年人如何防诈反诈?

(一)投资认准银行等正规渠道,理性看待投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,一般来说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,避免片面追求高收益而承担更大风险。

(二)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保健知识,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,不轻信所谓特效药、进口药,参加保健品消费、健康讲座、免费体检等活动时,不盲从、不跟风,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。

(三)不轻信陌生人,不轻易转账,不轻易签署文件,遇事多与配偶、子女及信得过的亲朋邻居商量或向公安部门核实。

(四)年轻人要多与老年人沟通,多向老人普及金融知识,帮助老年人提高警惕,自觉远离诈骗活动。